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
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成立以来,以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创业者为主要服务对象,致力于开展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与实践,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创新创业服务,已形成以统筹科技资源为抓手、服务创新创业为主线、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目的的业务发展模式。在人才服务方面,中心围绕全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中心现有的创新方法研究会、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创新券)、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农业科技共享云服务平台(农科11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各类平台载体,分类、分批、分层次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人才培训,全力打造具有特色人才培训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科创服务能力水平。2022-2023年,中心累计为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科技金融知识培训、科技型企业(高企、科小、瞪羚)认定培训、创新方法培训、企业创新券实操培训等各类培训62636人次。
下一步,中心将着力构建高效协同的中小企业人才培育体系,针对中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采用个性化、多元化、实践性强的培训方式和合作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重点突出创新方法培训、技术创新培训、创业辅导以及创新平台合作等特色服务,为中小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队伍,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科技特色的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基地。
一是强化师资,整合培训资源。整合中心内外部的培训资源,加大对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力度,包括专家讲师、培训课程、培训场地等,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满足中小企业人才的不同需求,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
二是加强服务,创新培训方式。不断创新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型培训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企业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方案服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三是追踪反馈,建立评估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追踪。发现问题和不足,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
四是促进培训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人才服务管理制度、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后续跟踪服务等系列培训管理制度,注重培训过程管理,实现培训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是做好条件保障。设立中心人才基地服务办公室,统筹中心人才服务工作,加强对内对外培训人员,师资的对接,逐步完善中心人才服务的工作机制、协调联动机制;构建人才服务沟通机制、反馈机制。整合中心各部门人才服务经费,通过申请国家和省级科技人才服务项目,开展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建设,统筹科技人才资源,提升人才培训质量和效果。
六是探索人才服务基地建设和运营的有效机制和模式,积极探索“公益性基础服务+有偿性增值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积极探索吸引投资、企业合作共建等市场化方式,提高人才服务效益,实现多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