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部
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部聚焦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继续教育三大核心职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一)完成了《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及其秘书处运行规则》,完成公章刻制及启用公告发布,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二)依托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设立西北中心宁夏分中心;与青海省国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甘肃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多次沟通,推进青海、甘肃分中心建设。
(三)与西北中心新疆分中心、新疆兵团分中心等开展深度磋商、合作,共同举办了“2025年北疆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暨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提升研学班”,明确资源共享、协同机制。
二、国际技术转移合作
(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陕西)联盟首次常务理事会。会议总结了联盟自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深入研讨了当前国际技术转移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并重点审议通过了《2025年工作计划》,为联盟未来一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会议成果丰硕,成功吸纳了8家具有区域代表性和行业影响力的新成员单位,进一步壮大了联盟力量,拓展了合作网络,强化了联盟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中的平台作用。
(二)积极组织“外国专家座谈会”。座谈会特邀来自波兰的专家来陕进行深度交流。双方围绕各自的技术优势、市场需求和合作潜力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促成了多项实质性合作意向,特别是在高效水处理技术、现代农业设施等领域,为中波两国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了直接对接的桥梁,为后续具体项目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深化“一带一路”国家国别研究,夯实合作基础。 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环里海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将通过联合举办研讨会、共享研究资源、共同承担研究课题等形式,深入挖掘目标国家的科技合作潜力和风险点,为我省企业“走出去”和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来”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四)提升联盟成员能力,举办专题培训。为提升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我部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期“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陕西)联盟专题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国别研究和未来产业发展等核心议题,邀请了该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管理者进行授课。
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一)征集西北有色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科技成果300余项,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轻工、装备制造等领域。
(二)通过“陕西科技成果微服务平台”发布五期专题推介,领域包括先进制造、轻工、新材料等,共发布成果36项,促进成果供需对接。
(三)累计完成6301项科技成果登记审核及证书办理,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5158项、基础理论类成果979项、软科学类成果164项;编写完成《2024年陕西省科技成果登记年鉴》。
(四)与科技部评估中心合作,5月8日至9日,成功举办2025年第一期“科技评估标准化”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市科技管理部门、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及新疆分会场的1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五)技术合同认定:系统目前累计注册企业80家,认定技术合同571份,其中技术开发合同244份、技术转让合同5份、技术咨询合同13份、技术服务合同287份、技术许可合同22份;上半年累计认定技术合同金额将近10亿。
四、技术经理人培养
(一)成功启动2025年第一期初级技术经理人培训。 本年度技术经理人培养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首期初级技术经理人培训于4月23日正式开班。在前期筹备中,我部精心设计了贴合初级学员需求的课程体系,内容涵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经济法、成果评估、技术需求挖掘、创新方法等核心模块,并高效协调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知名投资机构及成功转化企业的多元化优质师资团队。报名组织工作顺畅高效,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吸引了广泛关注。最终,共有394名学员通过陕西省技术经理人数字化服务平台顺利完成报名注册,学员背景覆盖高校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孵化器管理者、科技服务机构从业者等,体现了技术经理人职业的广泛吸引力。同时,积极推动区域协作,成功组织新疆分中心150名学员通过远程直播方式同步参与本次线上培训课程,有效扩大了培训覆盖面,促进了区域间技术转移人才的知识共享与交流。
(二)扎实推进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为响应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对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的迫切需求,我部承担了秦创原各产业创新聚集区技术经理人入驻的审核与评定工作。依据既定的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标准和工作规范,对申请入驻聚集区的技术经理人提交的资质证明、过往业绩、服务方案等材料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审核评估。经过多轮筛选与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了一批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技术经理人获得入驻资格,为秦创原各产业聚集区精准匹配了专业化的成果转化服务力量,有效支撑了区内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启动并完成首期中长期技术经理人培训报名。 针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的目标,我部创新性地策划并启动了首期中长期技术经理人培训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更系统、更深入、更具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训,培养一批能够独立运作复杂技术转移项目、具备战略眼光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骨干人才。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的方案论证、课程框架搭建及招生宣传等工作,并成功组织了报名工作,已确认100名具备一定基础的学员将进入本阶段的中长期培养计划,标志着我省高端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四)有序开展2025年第一期中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筹备。面向已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技术经理人群体,我部启动了2025年第一期中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的筹备工作。基于对中级学员能力提升需求的深入调研,重点优化了课程体系,强化了案例教学、模拟谈判、投融资对接等实战性内容。报名组织工作已全面展开,通过精准推送和定向邀请,确保培训资源有效匹配目标学员群体,为提升我省技术经理人队伍的中坚力量做好准备。
五、科技活动组织
(一)5月21日,完成了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丝博会”)科技创新展(第九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开幕。
作为第九届丝博会的重要专题展,科技创新展以“科技赋能·秦创未来”为主题,设置了陕西科技、“专精特新”、地市创新、重点产业等4个展区,共展示了250余家企业的1000多件展品,全面展示了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本次科技创新展由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牵头,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协办,展期5天,通过展示陕西科技创新进展与成果,搭建了对内对外交流合作与对接洽谈的平台,助力我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二)丝博会科技创新展结束后,我部精选了72件展品,在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一楼大厅展示1月,反响良好。
(三)完成了2025秦创原发展论坛方案的制定、经费申报、招标等筹备工作。
六、继续教育工作
(一)完成2025年部级研修项目申报工作。
2024年12月中旬,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征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高级研修项目选题的通知”文件要求,组织专家讨论并完成《数字经济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部级研修项目申报工作。
(二)完成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23-2024年度)考核任务。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开展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陕人社函〔2025〕47号)文件要求,2月20日,完成了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考核评估自查材料上报工作;按照上级考核组通知要求,4月9日下午,业务分管领导针对考核组提出的考核指标,认真汇报了基地各方面建设情况,并现场进行考核打分、评估工作,基地各方面工作得到了考核组的肯定,同时也对基地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圆满完成了基地考核任务。
(三)完成2025年省级研修项目申报工作。
按照省人社厅工作要求,2025年5月12日,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论证、研究,完成《新质生产力赋能陕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质量发展》省级研修项目申报工作,并积极关注项目进展情况。
(四)初步形成2025年度科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培训方案。
2025年6月初,按照省人社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陕人社函〔2025〕158号)文件要求,积极部署2025年科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培训方案,拟定于9月中旬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面授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线上培训工作。
(五)完成继续教育学习平台科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变更、学时审核、维护工作。
截止目前,受理各类咨询电话600余条,审核同等学时数据300余条,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