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
科技金融与产业发展服务部
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科技金融与产业发展服务部按照委厅和中心工作部署,把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创新改革发展全过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按照委厅统一安排,部门整体入驻西部科技创新港全面开展统筹推进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工作,为推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和科技-产业-金融两个链路,部门全员分别进入科技产业对接组和金融服务组开展工作,并参与完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组相关工作。对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任务,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具体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党建主要工作
按照委厅和中心工作部署,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助推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将上半年党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
1.深化理论学习: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纪律建设。重点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必读篇目,系统研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采取集中领学、专题研讨、心得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2.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习,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充分运用网络学习平台等载体,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理论学习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3.强化政治责任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委厅各项工作部署要求,紧密结合部门职能定位和业务特点,切实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科技创新服务全过程、各环节,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二)夯实组织基础,坚强战斗堡垒
1.规范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上半年共召开党员大会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支部书记讲党课3次,确保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五星党支部”创建活动,巩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3.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将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科技金融、一总多区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双促双融。
(三)从严正风肃纪,守牢廉洁底线
1.持续纠治“四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提升工作效能。
2.强化廉政教育:按照中心统一安排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爱国教育基地,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3.筑牢风险防控:聚焦业务关键环节,加强廉政风险排查,完善内控机制,确保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上半年部门未发生违规违纪问题。
二、业务主要工作
在中心党委带领下,部门整体入驻西部科技创新港全面开展统筹推进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工作。根据《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暨西部科技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方案》设计完成“一总多区”创新格局服务工作流程和服务生态架构以及投融资对接服务工作流程,并做好实施,具体如下。
(一)推动两个中心体系建设,联动打造“一总多区”协同创新格局
1.召开调研座谈会,修订工作指引,布局全省分中心体系建设
组织召开“全省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和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体系建设工作调研座谈会”,研究探讨秦创原“一总多区”协同创新发展建设,厅创新平台建设协调处、产业创新促进处有关负责同志,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联席会议工作专班负责同志,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各地市资源统筹分中心、秦创原创促分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修订完成《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并征求各地市意见建议。协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专班收集各地市招引科技产业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企业)落地情况共计69项。
2.组织秦创原“一总多区”一月一地市系列活动,推动项目在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落地
举办渭南、铜川、安康、咸阳、大荔一月一地市系列活动,围绕增材制造、光电子、富硒、预制菜、中医药、无人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联合发布推介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项目37项,15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举办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地市)专场路演3场,16家企业及高校进行了成果路演。
3.探索实施“需求上行、资源下行”对接
积极开展科技产业对接工作。收集安康市、渭南、延安、韩城等技术需求504项,根据需求结合高校已有成果,对接匹配陕西科技大学技术成果37项、陕西师范大学技术成果16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果20项。参与专班“省内校企合作企业”调研走访工作,参与走访企业25家,赴深圳调研招商一次,完成正泰电器与交通大学技术团队、长嘉建设工程公司与陕科大技术团队技术需求对接、对交通大学合作企业陕西秦土农业有限公司提供科技咨询服务。
积极开展地市科技金融服务工作。依托陕西科技资源统筹金融服务平台收集各地市企业融资需求,累计向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荐20家股权融资需求企业。依托安康市、汉中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对接地市企业资源,联合浦发银行,前往安康市、汉中市开展企业融资需求走访调研工作。目前安康市已拜访37家企业,完成开户5家;汉中市已拜访12家企业,后续将继续走访汉中企业,推动落地实施。为意向落户创新港重点企业西安得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接浦发、交通银行等银行的贷款及多家股权融资机构资源。
(二)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走深走实
1.完善路演制度、征集评审专家,推进工作规范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系列路演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常态化举办系列路演。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系列路演专家征集工作,发布《关于征集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系列路演专家的通知》,累计征集路演评审专家110名,已完成资格审核工作。
2.常态化组织项目路演对接,助推成果转化落地
举办各类路演23场,路演项目122项,成果转化落地成立企业28家,落地在西咸21家,咸阳2家。其中高校专场路演10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榆林学院、长安大学)推介项目54项。重点产业链专场路演11场(智能制造、AI+机器人、物联网、新材料2场、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命科学)推介项目56项。医疗卫生机构专场路演2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推介项目12项。
3.搭建对接平台、开展政策推广与培训、实施跟踪调研与宣传,系统助推政策落地
与陕西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等联合开展“先使用后付费”政策宣讲10场次,为西电技术团队提供政策服务,指导完成“先使用后付费”“以演代评”相关流程;深度对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宣贯“先使用后付费”政策,收集技术成果在“先使用后付费”平台发布,已累计发布高校院所及医疗卫生机构成果403项;联合陕西电子西京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研究院共同举办“2025年技术攻关推进系列活动”首场“技术攻关项目对接需求会”并宣讲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先使用后付费”政策;策划组织完成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计划政策宣讲专场(“揭榜挂帅”项目政策宣贯、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解读)。完成首批1000项“三项改革”优质成果材料整理工作。
聚焦医疗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实践,与交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签署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技术实效与临床需求,联合省人民医院共同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医工交叉沙龙2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定期定点安排固定人员派驻医院交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为院内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及服务支撑。面向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技术转移人员及技术创新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早期相关服务,为省人民医院制定《陕西省人民医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方案》提供政策支持,联合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开展医疗卫生领域系列培训,已举办《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程序检验要求》等主题培训3期。
针对“三项改革”路演项目开展调研跟踪,邀请行业领域技术、创投专家联合开展实地调研服务,累计调研项目120家。面向“以演代评”报名项目开展成果转化宣传服务,联合专业技术团队累计拍摄企业及团队80家,中心网站累计上传“三项改革”路演视频58条。
4.联合智库形成调研报告
扎实推进“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动态筛选评价研究工作。与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实地访谈、线上交流形式,摸清“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财务、投融资等状况。其中,实地走访西安地区20家“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组织召开2场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以演代评”企业调研座谈会;联合咸阳、商洛、铜川、安康、延安、榆林及杨凌示范区分中心完成当地“三项改革”项目及聚集区运行情况调研工作。面向综合试点单位,组织召开“三项改革”结题汇报会,总结梳理“三项改革”综合试点单位取得成效、存在问题等情况。目前已形成报告初稿。
5.配合委厅相关处室完成有关工作
完成2025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任务清单项目的征集、梳理、汇总工作,经申报、审核等程序,确定西安交通大学等85家单位承担揭榜任务;组织开展“三项改革”线上路演平台项目评审,共评审项目视频331项;完成“三项改革”综合试点项目验收工作,对往年已立项未完成结题验收的“三项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开展催交及项目答辩验收工作,已完成70余个项目的材料审核工作。参与省属84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效能“问诊”,实地调研高校院所35家。
(三)对标教科人一体化改革要求,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1.继续深化与银行的合作、联合研发新产品,不断提升对接服务质效
与华夏银行西安分行签署合作协议,新增合作银行1家,截至目前与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的银行已达16家。联合交通银行,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转化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金融合作研讨会暨产品签约会,推出“交银秦创·三项改革股债联投”金融产品1款。与交通银行联合研发“交银秦创·检验检测贷”产品,基本确定产品协议文本。与浦发、交通、建设、陕西农信等银行共同优化高企专项贷款对接服务模式,通过电联及实地走访形式了解企业融资需求,边实施边完善,目前已对接近百家企业。2025年1—5月,15家合作银行向中心推荐的科技企业贷款授信55.02亿元、放款余额累计31.32亿元。
2.加强与秦创原发展公司的合作,推动金融服务组相关工作
参与专班金融服务组工作,根据教科人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机制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已参与完成金融服务组工作经费预算、工作任务分工等工作,正在参与起草金融机构座谈会系列活动策划方案、金融服务组阶段性工作汇报材料等文稿。制作完成专班科技金融产品及相关工作宣传展板14块。
3.不断优化提升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开展操作实务培训
完成《陕西科技资源统筹金融服务平台提升需求项目》实施工作,并组织召开项目验收会。实施并完善“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以演代评”功能模块项目,优化信息收集及数据汇总功能,筹备项目验收会,并于6月26日完成项目验收。联合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举办陕西科技资源统筹金融服务平台操作实务培训1次,受邀前往安康市作陕西科技资源统筹金融服务平台操作实务培训1次。
(四)其他工作
1.助力教科人一体改革组开展相关工作
配合厅规划处落实推进“科技副总”选聘工作,组织召开2场专题调研会,了解并整理高校、企业及金融机构相关意见建议,起草《陕西省支持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科技副总”工作指引》《征求意见通知》等相关材料,制作“科技副总”网上申报材料模板。
2.做好教科人一体改革试点项目评审工作
配合厅规划处受理省2025年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点项目申请137项,含重点领域类30项、重点单位类38项、重点平台类64项;如期完成已受理项目的初步形式审查分组等工作;对通过项目形式审查的117项,按要求完成集中函审工作;收集整理函审结果,继续筹备后续相关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科技金融与产业发展服务部将围绕上半年工作总结中的成果与经验,持续发力,推动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
在党建工作方面,继续深化理论学习,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五星党支部”创建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时,强化廉政教育,筑牢风险防控,确保部门风清气正。
业务工作上,全力推进“一总多区”协同创新格局建设,加强与各地市及高校的对接合作,推动更多科技项目在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落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完善路演制度,常态化组织项目路演对接,搭建更广泛的对接平台,助力成果转化落地。深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科技企业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此外,积极配合委厅相关处室,做好教科人一体化改革相关工作,助力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