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分中心动态 >
上半年我们紧扣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资源统筹共享主责主业,积极组织和参与科创服务活动,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聚焦平台搭建。策划建设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概念验证中心和陕西高端钒材料与储能开发、航空智能装备中试基地等平台。依托秦创原高能级科创孵化器、商洛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策划申报商洛企业融通创新高能级科创孵化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点等4个教科人一体改革重点平台类试点项目。其中秦创原商洛企业融通高能级科创孵化器提升项目,已完成了项目前期备案、立项,进入财政评审程序。
二是强化科技服务。提升秦创原(商洛)网络平台服务能效,对网络平台进行提升,增加线上路演功能,相关科技数据扩充至170675项。深度挖掘企业科技需求,征集企业重大科技需求30项,积极推进各项科技统计工作,目前已完成5家科研机构科技统计,172家高企火炬统计,157家科普调查统计。做好科技成果登记服务,已完成登记技术合同199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540.39万元。
三是培育科创队伍。加强技术经理人等科创服务队伍建设,选派2名干部参加技术经理人中长期培训,选派4名干部参加全省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培训,选派4名技术经理人服务秦创原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集聚区。聚焦教科人一体改革,按照“编制在高校、科研在平台、转化在企业”思路,建立“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已选派15名科技副总前往企业任职,通过高端人才入企服务,动态掌握企业创新需求,已面向新材料、健康医药等产业链企业征集科技副总选聘需求49项
四是推动资源链接。建立科技资源链接机制,促进产业供需精准对接。市外联合商洛学院抽调4名同志,在规范化运营商洛飞地孵化器基础上,派驻西安常态化对接高校院所,先后开展产业供需对接活动45次,挖掘西安交大超储超充研究院钠电正极材料等成果转化项目需求78个,促成新雨丹与陕科大专家团队达成“药食同源功能型饮品开发”合作意向。市内联合西安远诺技术转移中心,常态化开展入企调研,协助企业甄别、策划、链接相应的科技资源,先后开展校企对接等科创服务60余次,策划石英砂与硅产业污染物综合防治等各类科技项目10个。
五是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梳理商洛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相关金融政策,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向相关金融机构推送优质企业信息170余条。举办教科人一体改革专题研讨班,全市组织、教育、科技等部门90余人参训。举办商洛市第二届科普讲解大赛,吸引陕南三市140余名科普工作者同台竞技,推荐15名优秀选手参加全省决赛,积极营造崇尚科学、热爱创新的良好生态。
二、存在问题
当前工作推进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商洛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12家,且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为主,技术转移、企业孵化、科技咨询等业态尚处空白。特别在科技金融方面我市创新主体仍以传统银行融资为主,以创投为代表的股权融资服务和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融资服务,受欠发达市情所限,亟待重点突破。另一方面科创服务人才匮乏,市、县分中心仍存在不会干、没资源的科创服务窘境,亟需省中心协助,培养科创服务团队、打造科创服务平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夯实统筹体系基础。全面落实《商洛市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工作导则》,结合导则要求围绕体系建设、资源统筹、开放服务、科创效能等方面,逐步重构业务体系。加强与省中心对接,积极承接引导省中心科创服务资源向商洛流动,强化与县中心联动,挖掘创新资源需求,做实县域科创服务,推动省、市、县三级统筹中心协同联动。
二是推动科创资源共享。一方面完善线上科创数据资源,做优科技成果登记服务,做好各类科技统计、科普统计,收集相关科创资源信息,同步向秦创原商洛网络平台推送共享。另一方面,强化科创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秦创原商洛企业融通创新高能级科创孵化器提升项目。
三是提升科创服务质效。推动培育市场化科创服务体系,做优商洛飞地孵化器运营管理,联动远诺技术转移中心等科创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校企对接、成果转化等科创服务,做好科转项目挖掘和筛选,推动科技供需对接。
四是积极开展项目申报。聚焦教科人一体改革试点项目,加强跟踪对接,力争立项实施,为一体改革提供有效抓手。同时,依托资源禀赋,围绕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做好重大科技项目、平台的策划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