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分中心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咸阳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在市科技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目标,系统推进规划编制、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各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规划引领,构建创新机制
与西安交大张胜团队专题研讨“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围绕“十四五”目标完成情况评估、体制机制改革、财政科技投入等核心议题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目前已完成规划大纲初稿编制,确保与省级战略规划同步衔接。
二、深化校企协同,集聚创新人才
推进产教融合发展。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康养基地与渭城区人民医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累计提供实践岗位120个,培养应用型人才86人,该案例获省教育厅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提名。完成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咸阳人才活动基地挂牌筹备工作,计划年内开展中医药技术培训4场,已对接西安交大等高校专家23人。
三、聚焦产业升级,加速项目落地
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在渭城区老街落地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企业2家,涵盖智能诊断系统研发、中药饮片数字化加工等领域,形成“人工智能+中医药”特色产业集群。深化产学研联合创新。组织延长西橡公司与西安交大相关学院召开专题座谈会,明确“高分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方向,聚焦特种橡胶材料研发,形成技术路线图并申请发明专利3项。
四、统筹平台建设,整合创新资源
加强区域载体培育。推动5个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西安交通大学—翔宇医疗康复医疗器械研究院完成设备安装;咸阳市有色金属材料概念验证中心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进入设备采购阶段。构建中试转化体系。启动特种高分子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建设,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场地改造,规划5条中试生产线,预计年转化科技成果15项以上,目前进入设备选型阶段。
五、优化科技服务,激活创新生态
开展企业精准服务。深入实施“三送一解一转”活动,走访重点企业89家,收集技术需求47项,指导1077家规上企业完成2024年度研发活动统计,填报研发经费64.1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396家企业实现研发投入“零突破”。组织西安交大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项目路演等15场活动,陕西师范大学“三项改革”政策宣讲会惠及企业120家。
六、创新要素保障,强化科技金融
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完成《咸阳市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调研起草,拟于7月下旬召开全市科技金融工作推进会,配套推出“科技贷”产品体系及风险补偿机制。4月组织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才中级培训,50人通过能力等级认证,累计培育技术经纪人126人,完成企业技术对接服务68次。
下半年,市资源统筹中心将以更高标准强化统筹协调职能,聚焦县区资源整合不足、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等短板精准发力,持续完善“规划—平台—人才—资本—产业”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提供坚实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