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

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8-01 11:30 来源: 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字体大小:【    】 浏览次数:41

2025年上半年,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西北中心”)锚定服务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以构建区域协同技术转移体系为核心抓手,在内部机制淬炼、分中心网络织密、区域合作深化及专业人才培育等领域深耕细作,收获了一系列亮眼成果。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西北中心作为国家科技部2015年批准成立的第7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始终以国家技术转移“2+N”体系布局为纲,凝聚、整合、激活西北地区创新资源,构筑起以西安为枢纽,辐射关中、陕南、陕北,服务西北全域、贯通丝路沿线的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技术转移转化新生态。

秉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改革牵引、创新机制,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纵横联动、强化协同”的原则,西北中心以打通科技成果创新链、资本化、产业化堵点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互联互通的技术市场,培育壮大技术转移机构,锻造专业化人才队伍,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深度融合,为国家技术转移制度完善、组织优化与保障升级提供坚实支撑,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筑牢内部机制根基,夯实高效运行底盘

(一)精研细磨运行规则:为推动西北中心成员单位(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实现高效协同,规范全流程工作衔接,经过多轮深度磋商与精准协调,三方共同擘画并印发《西北中心及其秘书处运行规则》,为中心规范化、高效化运转筑牢制度基石,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落地见效。

(二)严循规范启用印章:在严格规范印章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西北中心秘书处连续三日于省级权威报纸刊发“启用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技术转移中心)印章”公告,广而告之、凝聚共识。公告期内无异议后,精心制作并正式启用西北中心公章,为中心对外开展业务、深化合作提供了合规保障。

二、深化成员单位协同,凝聚创新聚合势能

西北中心成员单位包括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其中,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深耕技术要素整合与市场化服务机制设计,西安科技大市场担当技术要素市场化运作的核心平台,沣东示范基地专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聚集区及特色产业集群。在省科技厅相关处室的悉心指导下,三方立足各自优势、校准同频步调,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协同推进西北中心重点任务,力促区域科技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与经济优势跨越转化。

西北中心牵头组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联盟,由上述成员单位联合陕西科技控股集团、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陕西股权交易中心、陕西省企事业专利保护协会、陕西省中小企业新三板联合会共同发起,在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正持续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与西北地区、丝路沿线省份(区域)技术转移机构、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等专业化主体的深度联动,联盟理事会、秘书处及专业委员会各司其职,为合作深化提供组织保障。

三、织密区域分中心网络,深化协同创新格局

(一)青海分中心落地生根:3月18日,西北中心与青海省国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就设立青海分中心开展深度洽谈,西北中心将倾注资源全力支持,推动与青海特色产业精准对接,促进技术供需双向畅通,打造“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标杆,并特意安排其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座谈交流。经过多轮高效对接,青海分中心成功落地,为陕青技术协作架起新桥梁。

(二)新疆及兵团分中心磋商务实见效:3月21日,西北中心与新疆兵团石河子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新疆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心代表团,就“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新疆分中心、新疆兵团分中心”建设开展深度磋商。各方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素对接、合作机制创新、新陕深度协作等达成高度共识,明确以资源协同机制打通技术转移资源高效流通渠道,为西北地区技术转移协同网络注入实质内容。会后,联合调研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及区内企业,为合作落地奠定实践基础。

(三)宁夏分中心稳步启航:依托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设立的西北中心宁夏分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成为连接陕宁技术资源的重要节点。

(四)甘肃分中心持续推进:与甘肃省科技厅及相关单位保持密切沟通,甘肃分中心建设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有望早日落地服务。

(五)助力宁夏成果转化活动:为保障“2025年宁夏东西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人才对接活动”成效,西北中心紧扣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需求,精准征集并推送陕西省内2600余项技术成熟、适配性强的科技成果,力促先进技术在宁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六)北疆区域协作向深向实:4月16日-18日,西北中心与新疆分中心(新疆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心)、新疆兵团分中心(新疆兵团石河子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深度联动,成功举办“2025年北疆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暨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提升研学班”,进一步夯实资源共享与协同机制。

三方携手共建“新疆技术交易网”科技服务生态平台,全方位梳理产业供需布局、资源分布等全链条数据,绘制“产业发展一张图”,全景呈现新疆产业发展全貌,明晰创新发展趋势。联动新疆分中心、新疆兵团分中心及地方工作站,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地方分中心服务网络,打造“1+4+N”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其中,石河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作为新疆兵团分中心的运营主体,在体系构建中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有力推动了北疆区域技术转移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联合新疆分中心举办科技创新展系列活动,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专场技术需求专家分析会、丝路国际技术转移大会等,成功吸引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向新疆汇聚,为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动能,开启技术转移与合作新篇章。

四、拓宽区域中心合作,汇聚创新澎湃动能

西北中心与11家区域中心开展密集走访调研与精准对接,组织相关单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借鉴各区域中心在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模式、科技政策制定、成果转化平台运营、机构与企业需求对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充分释放西北地区人才与科技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先进技术与新兴产业,探索区域合作共赢新模式,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蓄势赋能。

五、拓展对外交流维度,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3月13日,西北中心赴珠海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第三届第一次全体会议。本次会议由联盟理事长单位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主持,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湾区各市生产力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及高等院校等近五十名代表齐聚。会上,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西北中心背景及业务范围,表达了与联盟深化科研创新合作的热切期盼,为跨区域协作埋下伏笔。

(二)深化沪疆人才协作:新疆分中心依托“丝路国际-沪疆科技人才培养中心”,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开展技术经理人全流程能力培训,壮大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上海及新疆地区科技人才交流与培养搭建优质平台。

六、锻造技术经理人队伍,夯实专业服务基石

(一)首期初级培训圆满落幕:2025年第一期初级技术经理人培训于4月23日顺利开班,前期精心设计贴合初级学员需求的课程体系,涵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经济法、成果评估、技术需求挖掘、创新方法等核心模块,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知名投资机构及成功转化企业的多元化优质师资。通过多渠道宣传,吸引广泛关注,最终394名学员通过陕西省技术经理人数字化服务平台完成报名,涵盖高校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孵化器管理者、科技服务机构从业者等。同时,组织新疆分中心150余名学员通过远程直播同步参训,扩大覆盖面。

(二)秦创原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为响应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对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的迫切需求,西北中心承担秦创原各产业创新聚集区技术经理人入驻审核与评定工作。依据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标准和工作规范,对申请材料进行严谨审核,最终确定一批具备资质与能力的技术经理人入驻,为产业聚集区精准匹配成果转化服务力量,有力支撑区内企业创新发展。

(三)首期中长期培训理论阶段推进过半: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西北中心联动西安交通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创新策划并启动首期中长期技术经理人培训项目,通过系统深入、实践导向的课程与实训,培育能独立运作复杂项目、具备战略眼光与资源整合能力的骨干人才。目前,该项目理论课程已按计划推进至中期阶段,前期已完成多维度核心内容授课,学员反馈课程设计逻辑严密、内容充实、衔接有序,讲师授课兼具理论深度、政策高度与实践效度,课程具有前瞻性、系统性与实用性,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核心能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首期中级培训圆满完成。面向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70余名技术经理人,西北中心启动2025年第一期中级技术经理人培训,创新采用“3天理论+2周实训”模式,基于需求调研优化课程体系。理论阶段设置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技术交易法律实务、概念验证方法论、高校成果转化路径等核心课程,辅以企业需求挖掘技术、科技成果估值建模等定制化实务内容;实训阶段依托中国西部创新港实体平台,强化案例教学、模拟谈判、投融资对接等实战内容,确保学员掌握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完整转化链条操作技能。

七、深化国际技术转移,拓展合作广阔空间

(一)联盟常务理事会召开:“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陕西)联盟首次常务理事会成功举办。会议总结工作进展,深入研讨国际技术转移新形势与新挑战,审议通过《2025年工作计划》,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此次会议成功吸纳8家具有区域代表性和行业影响力的新成员,壮大联盟力量,拓展合作网络,强化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中的平台作用。

(二)外国专家座谈会促实质合作:为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西北中心精心策划并组织“外国专家座谈会”,特邀波兰专家来陕深度交流。双方围绕技术优势、市场需求与合作潜力展开富有成效的对话,在高效水处理技术、现代农业设施等领域达成多项实质性合作意向,为中波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直接对接桥梁,奠定项目落地坚实基础。

(三)国别研究深化合作根基: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环里海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建立紧密合作,通过联合举办研讨会、共享研究资源、共担研究课题等,深入挖掘目标国家科技合作潜力与风险点,为我省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来”提供专业智力支持与决策参考。

(四)专题培训提升联盟能力:为提升联盟成员国际技术转移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西北中心精心组织“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陕西)联盟专题培训班,邀请资深专家与实战管理者授课,内容涵盖国别研究和未来产业发展等核心议题,为联盟成员赋能。

下一步,西北中心将持续发挥西北区域枢纽作用,强化平台数据互通与服务协同,深化“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推动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向市场化、专业化纵深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

附件下载: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陕ICP备17001181号-4

联系地址: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五路10号

联系我们:029-88856375 网站地图